(輝煌60載 魅力新西藏)走向世界冠軍 西藏藏族姑娘見證雪域競技體育發(fā)展
中新社拉薩8月18日電 題:走向世界冠軍 西藏藏族姑娘見證雪域競技體育發(fā)展
作者 趙朗 盧鑫
2011年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世界摔跤錦標賽賽場,輝煌藏族姑娘西洛卓瑪在67公斤級決賽中一舉奪魁——這是載魅走西藏自治區(qū)成立以來首個競技體育世界冠軍。
如今38歲的力新西洛卓瑪早已退役,擔任西藏自治區(qū)競技體育管理中心訓練科科長,西藏西藏雪域忙著為摔跤運動員們打理后勤、世界保障訓練。冠軍姑娘憶及過去,藏族這位來自林芝普通農(nóng)牧家庭的見證競技姑娘,總想起2001年改變命運的體育夏天。
“那年我15歲,發(fā)展被西藏自治區(qū)體育運動技術(shù)學校選中,輝煌第一次離開家接觸專業(yè)體育。載魅走”西洛卓瑪回憶,力新最初的西藏西藏雪域訓練條件遠非如今可比,沒有塑膠跑道,世界僅有的一塊摔跤墊要供男女隊員共用,擠得轉(zhuǎn)不開身,訓練器械功能單一,能練的動作十分有限。
憑借吃苦勁頭,西洛卓瑪從校隊脫穎而出,進入西藏女子摔跤隊。但那時的她,還不懂“運動員”三個字的重量,只知重復枯燥的訓練。直到被送往北京體育大學附屬競技體育學校深造,她才真正讀懂職業(yè)運動員的冠軍追求。隨后,她成功入選中國國家女子摔跤隊,距離夢想更近了。
進了國家隊,西洛卓瑪才知道山外有山。她說,面對更先進的場館、更強悍的對手,她主動給自己“加碼”,把陪練當作學習機會,琢磨對手技術(shù),為熟悉一個動作反復訓練,不達標絕不休息。超強度訓練留下滿身傷痕,耳朵在對抗中摔傷,一用力就頭痛,訓練時只能戴著耳套,但她從沒想過放棄,“為了冠軍夢,再苦都值?!?/p>
從2003年全國少年賽第七名,到2011年世錦賽登頂,再到2013年全運會奪金、2015年亞錦賽摘冠,西洛卓瑪?shù)莫勁撇?,正是西藏體育實力提升的最佳注腳。而她的成長軌跡,更折射出西藏體育人才培育體系的完善,從基層選拔到本地培養(yǎng),再到國家層面的錘煉,越來越多雪域健兒有了追逐夢想的通道。
“希望我的冠軍能讓更多家鄉(xiāng)孩子愛上摔跤?!蔽髀遄楷?shù)男脑刚趯崿F(xiàn)。1988年西藏女子摔跤隊成立時,隊員寥寥,2005年全運會,全隊也僅5人參賽。如今,西藏自治區(qū)競技體育管理中心的摔跤隊已建成40余人的完善梯隊,國際式摔跤10個級別均有隊員能站上賽場。
不僅是隊伍壯大,訓練條件也今非昔比。西洛卓瑪描述,現(xiàn)在塑膠跑道是標配,進口力量器械能練到肩、背等全身部位,再也不是當年的單一功能器械了。最重要的是,有了摔跤獨立訓練場館。
如今,卓瑪拉嘎等年輕隊員已嶄露頭角,斬獲亞錦賽亞軍等榮譽;西藏女子摔跤隊更是在國際賽場屢創(chuàng)佳績,世錦賽1冠1季軍、亞運會1亞軍、亞錦賽3冠1亞軍,國際摔跤A級賽羅馬尼亞站、世界青年錦標賽等賽事中也頻傳捷報;國內(nèi)賽場上,全運會、全國錦標賽等賽場的領(lǐng)獎臺,始終有雪域健兒的身影。
從一塊墊子到專業(yè)場館,從5人小隊到40人梯隊,西洛卓瑪親歷的西藏摔跤變遷,正是雪域競技體育從小到大、由弱變強的生動縮影。她說:“體育沒有特殊政策,公平公正的摔跤場上,我們用堅持和汗水摔出了自己的人生?!?完) 更多精彩內(nèi)容請進入體育頻道
(責任編輯:焦點)
- [流言板]My GOAT!朱正更新社媒曬在中國行期間與庫里的互動瞬間
- 國家體育總局:“十四五”以來體育產(chǎn)業(yè)穩(wěn)步發(fā)展,年均增速10.3%
- 世運會零距離丨再見成都!期待所有明天的相見!
- (成都世運會)成都世運會涉賽人員集中出境
- 福法納接連發(fā)布切爾西有關(guān)story
- 留住世運精彩 帶走成都記憶
- 貴州省第一屆少年“三大球”“三小球”運動會啟幕
- 中國男籃擊敗新西蘭殺入亞洲杯決賽
- [流言板]美媒:詹姆斯整個生涯給他加入的每支球隊都帶來了總冠軍
- 英超新賽季首輪焦點戰(zhàn) 阿森納1比0小勝曼聯(lián)
- (成都世運會)“花園舞臺”里的開放之美:導演團隊講述閉幕式設(shè)計巧思
- 廣東隊摘得全運會歷史上首枚網(wǎng)毽混合雙人項目金牌
- 首屆亞洲大學生籃球聯(lián)賽:清華大學兩連勝 鎖定八強
- 世運會零距離丨再見成都!期待所有明天的相見!